Quick Web Site:www.study666.com
  首页 > 留学感言 > 内容  
2014-2-27

外国留学生看中国

作者:Stella 来源:留学中国 点击率:  

加拿大留学生:我更关心未来的中国

Jacob来自加拿大温哥华。两周前来到上海参加一个文化交流项目。Jacob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兴趣不大,他感兴趣的是“现在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
  
Jacob对中国并不陌生。在家乡温哥华华人随处可见,对中国人的行为习惯有所耳闻。比如,中国人说话声音大,不爱排队,地铁上会互相拥挤等等。
  
“但是来到中国后我发现,人们要比我想象中的有礼貌”。Jacob对身边中国朋友的印象出奇的好。“他们对我都非常友好,比如他们如果在讨论一些事情的时候,我在旁表示不理解,他们就会尽可能向我展示,让我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有一次我去餐厅,看不懂菜单,老板就直接带我去厨房去选菜。”
   
Jacob认为,来到中国就要主动去适应中国的风俗习惯,而不能以自己国家的文化来要求中国。“中国的确有很多大声说话的人,但不能因为说话声音大,就料定他不是好人。”
提起故宫、长城等国人引以为豪的历史古迹,Jacob似乎兴趣不大。Jacob喜欢在街上走,与街边的小贩聊天,他认为这样能了解到更加鲜活的中国。“我来中国,想要了解的是互联网上没有的东西。”
Jacob并不打算到诸如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游玩,他感兴趣的是中国的中小城市。“等我回国把汉语学好了,我要去中国的小城市去看看。大城市已经没有发展空间了,中小城市的发展潜力将决定未来中国。”
 
意大利留学生:了解中国 从接触中国人开始


小月热爱旅行,读过《红楼梦》与屈原的《离骚》,最喜欢的中国作家是张爱玲。当谈到自己的名字,小月称自己曾在“小月”和“小花”间犹豫,最终还是选择了在中国文化中寓意更深远的“小月”。
2010年9月,刚到中国的时候,小月不会说中文,经常不出门。虽然来中国之前,她已学过3年的中文,但是中文交流并不如想象中容易。小月决定走出校园,去接触新的汉语。“比如理发店,买东西,坐出租车,我知道这可以学好中文。”
  
在了解中国,学习中文的过程中,小月经常跟她的中国朋友去咖啡馆,和不同的人聊天。“在意大利的时候我就在家上网,但是在中国我喜欢出去和人交流。我的中国朋友会请我去她家吃饭”。在这过程中,小月越来越了解中国。
小月初来上海,遇到很多问题。幸运的是朋友们不断地鼓励和安慰她。并教给了小月“慢慢来”、“没有问题”和“谢谢你”,这三句话也帮助她迅速地调整心态,逐渐地融入新生活。尤其是“慢慢来”已然成为了她的一句口头禅。这三句话,对她来说不仅仅是简单的日常中文,也早已成为一种中式的生活哲学。
作为意大利姑娘,小月在适应中国的同时,也体验到了一些文化差异。在民族性格上,小月认为意大利人更为开放,“比如年轻人离婚,在意大利这是自己的事情,人们不会有议论,但在中国人们喜欢议论别人为什么离婚”。小月认为在中国传统更重要。“很多人在婚后还注意照顾父母,但在意大利人们婚后往往不再注意照顾父母,这是一种差异。”
  
在谈到“成功”时,小月认为意大利人对“成功”的看法较为多元,有些人看重事业,更多的人则看重家人与朋友,而中国人近年来则多看重事业上的成功。小月认为“我要的是高兴,收入并不重要”。

拉脱维亚留学生:请保持一点点距离


    雅娜本科毕业以后来到中国,虽然已在中国待了两年,但她的中文并不流利。她觉得中国朋友不多是汉语水平无法提高的原因之一。
和典型的欧洲女人一样,雅娜“欧式”脸孔常常引起亚洲人的好奇,“如果我在街上问路,人们不仅会很热心地告诉我该怎么走,还会问我很多别的问题。他们会问我是哪国人,来中国多久了”。
  
中国人的热情友好让雅娜感觉不错,因为“在欧洲就不是这样”。但雅娜也察觉到,这种热心似乎是特别“针对”她这样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中国人对身边的人好像比较冷漠”。她说“世博会期间,我在拉脱维亚馆当志愿者,看见有个游客晕倒了,很多人都只是在旁边看着”,最后,是雅娜打电话叫来了急救人员。
雅娜说她刚来中国最不习惯的就是“人多”。坐地铁,甚至在食堂吃饭,“他们会直接在我身边坐下,挨得很近”。在欧洲,“人们之间很自然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彼此不会打扰。甚至讲话、吃饭的声音都会小小的”。
  
西方文化中,个人隐私、个人空间往往十分受重视。雅娜刚来中国的时候,遇到那些直接在她身边坐下的人会生气,她希望自己的隐私得到尊重。中国人的“隐私和个人空间意识”不如西方人强烈。但是她同时也表示“你有你的文化”。来中国前,妈妈告诉她,要去了解不同的文化,“我还要去接触去了解,至于喜不喜欢,其实没有太大关系”。


瑞典留学生:追寻"功夫梦"

   22岁来自瑞典的男孩李哲的汉语很流畅,问李哲关于中国功夫,他的叙说,则让我对这个还有点稚气但高大健壮的男生肃然起敬。“我13岁就开始练习中国功夫了”,起因是看了中国电影《卧虎藏龙》,李哲说,中国功夫简直不可思议,太帅了。恰好当时瑞典有教中国功夫的机构。16岁,李哲第一次到了中国。18岁他再一次来到中国。这一次,他去了河南少林寺。
  
“我在少林寺呆了4个月,头发剃光了”。问及在少林寺的生活,李哲说,前两个月觉得很有趣,但后来慢慢的就觉得无聊了。每天只是训练,只能吃馒头。每周有5个小时可以外出,他就去吃各种冰激凌。李哲说,因为是外国人,所以动作不太标准,师傅也不会体罚他,但是到第三个月的时候,要求越来越严格,他还被师傅打过屁股。
  
结束少林寺的学习,李哲来到上海体育学院继续学习武术,并聘请了一位武术冠军担任他的私人教练。李哲说他已经申请到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就读本科的机会,选择传播学专业,他觉得这跟他想从事的电影息息相关。
谈起中国文化,他说他非常喜欢在中国过年。去年过年时,李哲去了一个中国朋友的家,安徽的一个小村庄。问到过年他最喜欢什么,他说,“每天都在喝酒,朋友的家人很热情,都要我喝酒,我一个人,他们6个人,每天都很晕,白酒好辣,再也不想喝了。
  
让李哲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人,他说是“热情”,经常会在坐地铁的时候有人和他聊天。他说“我总是被问到3个问题,从哪里来,有没有中国女朋友,要不要留在中国”。


白恩瑞:中国有许多吸引我的地方


12个月前,白恩瑞还是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工程管理系的普通学生。如今的他,是复旦大学的一名留学生,也是位于虹口区的Arizona服装设计工作室主创。
  
为什么选择来中国留学?“对我来说,这里的生活是不同的、新鲜的”,白恩瑞说,“这里有许多吸引我的地方。”来到上海的一年间,他走遍了周边的古镇,还去了北京、南京和四川、新疆、西藏等地。“我喜欢新疆、西藏和内蒙,那里的景色很漂亮。”
因此他重新选择了主修专业——汉语言。“在中国工作生活,首先得学好中文”。“这里的人们大多都很友善”——甚至有时与他的祖国相比,人们之间的交流还会更加开放。“人们更敢于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白恩瑞说。
  
身为设计师的白恩瑞对中国本土文化很感兴趣,尤其是具有特色的传统艺术。白恩瑞熟练地打开豆瓣——在搜索栏键入“Arizona”。他指着一张带有手绘图案的衣饰图片说,“这是我的作品,“我在学习如何做衣服,我喜欢传统的中式服装和改造老式的衣服”。
一些朋友如果到海外寻找求学和发展机会,欧美城市会是首选。但他表示,“在欧洲,人们对中国并不太了解”,多数人仅有的知识来自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但其中一些媒体说法“并不准确”。“如果不亲自来到中国,你就无法真正了解它。”


陈馨怡:"语言达人"的中国生活

来中国近一年,陈馨怡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甚至还会做简单的中餐。
  
在德国,陈馨怡是汉语系学生,主修中文与中国文化。去年8月,作为交流生来到复旦。经过一个多学期,她已是I班的学生了,也就是进修生汉语水平最高的班级。
陈馨怡和另外3个留学生在附近租了一套房子,上完课,陈馨怡基本都会回到住的地方,自己买菜做饭。她说,“我家附近就有一个菜市场,我和那里的人很熟,甚至还会和他们讨价还价。”
每周三晚上,是陈馨怡的“外语之夜”。她会和一个韩国朋友、一个日本朋友一起,采取每人轮流授课的方式学习德语、韩语和日语。而陈馨怡本身也是一个“语言达人”。她在高中时就已熟练掌握了英语和法语,同时还会说西班牙语、中文。大学时,她又学了韩语,和日本朋友的交流使她掌握了一些日常的日语用语。
5年前,初中毕业的陈馨怡通过AFS项目来到中国展开为期一年的交流。当时,陈馨怡完全不会说中文,被安排在新疆班,中文授课内容简直如同天书。那一年,陈馨怡一直寄宿在上海的一户陈姓家庭,这里也成了她的第二个家。“陈馨怡”就是中国爸爸妈妈帮她取的。“馨”字十分复杂,她花了两个小时才学会写这3个汉字。
陈馨怡表示,中德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确实很大,这已经是她第三次来中国,很多东西都已经习惯了。不过有一点她始终无法适应,那就是“中国实在太热闹太吵了,无论在什么地方,人都很多,到处都很吵。”她告诉笔者,每天早上7点多,就能听到街上公交车、小轿车的喇叭声,她感叹“喔,这个真的是没办法(适应)!”
除了“热闹”之外,还有就是不少中国人好奇的眼神。出去玩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行人要求跟她合影。她还讲述了一件趣闻,有一次,一个行人要求跟她合影,站在她身旁之后,就和他的朋友说:“这个外国人好高!”然后陈馨怡便告诉他:“其实我能听得懂你说中文哦。”让那位行人吃惊不小。
她表示,明年她会争取再到中国来。她今后的目标就是能够留在大学做一名汉语系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