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ck Web Site:www.study666.com
  首页 > 多彩中国 > 内容  
2011-7-14

绘画艺术的历史

作者:Amy 来源:study-in-china 点击率:  

艺术始终与人类的生产劳作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中华大家庭的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创造出了石窟艺术、建筑艺术、书法、绘画、雕塑、工艺及民间美术等各种艺术形式。正是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丰富着世界艺术宝库,它创造了人类艺术历史不朽的奇迹,向世人展示着中国--这个东方大国底蕴深厚的艺术文明以及博大精深的艺术传统。

当我们上溯历史,追寻中华艺术神秘而悠远的轨迹,那些距今已五千年之久的彩陶器皿上所描绘的美丽纹饰,无论是水波纹、旋转纹、网纹或锯齿纹等抽象的图案,均或隐或显地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风貌;而那些具象动物纹、人物纹线条简练,形象生动,显示了远古艺术家对事物质朴的敏感。

而比彩陶更为久远的艺术形式则是那些敲凿刻画在断崖峭壁上的岩画。中国岩画分布很广,南部地区有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福建省;北部有阴山、黑河、阿尔泰山等。南部地区岩画普遍用炽热的血红色调表现人们的祭祖及生产生活场面,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北部地区岩画多表现狩猎、游牧、战争、舞蹈等题材。

帛画是一种在丝布上面创作的绘画作品。出土在湖南省长沙南郊楚墓的帛画《人物龙凤图》是至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绘画作品;与在另一楚墓发掘的《人物御龙图》并称姐妹篇,专家认为两图大致确立了中国工笔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在纸张出现之前,帛画不断发展,到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时,技法纯熟,达到高峰。

魏晋南北朝(公元420--公元581年)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连年的战乱与频繁的朝代更替使当时的学术思想分外活跃,从而促进了艺术的发展。石窟壁画、墓室壁画、石、砖刻及漆画都具有相当规模,并且出现了开宗立派的专业画家,被尊为画祖的顾恺之和他的卷轴画极具这一时期的代表性。

被喻为"画圣"的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是一个高产画家,据说他的作品寺廊壁画便有300余堵,有记录的卷轴画100多件,其中以佛教、道教题材为多,另有山水、花鸟、走兽等。吴道子用笔起伏变化,气势雄峻而疏朗,表现出内在的精神力量。唐朝(公元618--公元907年)是人物画的繁盛时期。唐代中期,政权稳定,经济富足,贵族间的享乐风气十分盛行,以至最终发展影响到美术行业。擅长描绘宫廷女性的张萱和周P是这个画派的代表人物,正是这二位画家将人物画的表现转向现实生活,他们是贵族女性风俗画的先驱,对以后中国仕女画的创作具有重大影响。

著名的绢本设色长卷《清明河上图》出于宋代画家张择端之手,这幅描绘北宋都城清明时节景象的作品,既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又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北宋时期大都市中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情况的形象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文献价值。

唐朝(公元618--公元907年)是人物画的繁盛时期。唐代中期,政权稳定,经济富足,贵族间的享乐风气十分盛行,以至最终发展影响到美术行业。擅长描绘宫廷女性的张萱和周P是这个画派的代表人物,正是这二位画家将人物画的表现转向现实生活,他们是贵族女性风俗画的先驱,对以后中国仕女画的创作具有重大影响。 著名的绢本设色长卷《清明河上图》出于宋代画家张择端之手,这幅描绘北宋都城清明时节景象的作品,既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又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北宋时期大都市中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情况的形象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文献价值。

江南苏州,史称"吴门",这里人杰地灵,文人荟萃,明朝时许多著名画家在这聚会,形成一个强大画派,人称吴门画派。吴门画派领袖沈周和文徵明、唐寅及仇英,统称"吴门四家"。他们重视继承前代人的笔墨传统,关注作品中的气韵神采,将对风格的追求作为艺术的重要目的。更由于他们本身深厚的文化修养,出发于各自的美学追求,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吴门画派的笔墨技巧和表现对意境的营造,对后代具有很大的影响。 清朝初年,作为明朝(公元1368--公元1644年)遗民的朱耷(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和弘仁,先后削发当僧人,被后人称为四大高僧画家。他们利用传统艺术形式,面向自然,面对人生,抒发心胸志向,表达真情实感。同时,他们还重视笔墨情趣,在创作中寻求超然宁馨的感觉,以抚慰历受折磨与煎熬的心灵。

著名的"扬州八怪"之所以被人称为"怪",是因为这些画家作画不守墨矩,他们大都很有个性,孤傲清高,行为狂放,所以,被人称为"八怪"。他们的作品很多取材花鸟,以写意为主要表现方式,作品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令人耳目一新。尽管当时并不完全被人理解,甚至被认为旁门左道遭到非议。事实上正是他们开创了画坛新局而,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拓展了前途。

清代末年民国早期,上海成为中国最繁荣的商业城市,因而吸引了当时的很多的绘画高手到来,形成了在"扬州八怪"之后中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后一个画派--上海画派。画派的代表人物首推任伯年和吴昌硕。任伯年加强中国画写实成份,将工笔与写意结合;中国传统画法与西洋画法结合;文人画与民间绘画结合。他注重观察生活,通过表现某种历史题材,创作出《苏武牧羊》等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吴昌硕从书法篆刻入手,把金石篆刻方法引入花鸟画中,他在花鸟画的运笔、泼墨、著色等方面都有开拓,对后人的画作、画风均产生了较大影响。海派画家是在上个世纪之交涌现出来的一支活跃而富有生气的画派,他们既吸收传统,又接近现实生活,是中国古典绘画向现代绘画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

民间年画开始在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时期,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在卧室、窗子、门上、灶台等处贴上年画,为的是祈求上天赐福消灾灭祸。从宋代开始镂版雕印技术后,木版年画得以发展与广泛流传,至清代发展到高峰。民间年画基本上是农民艺术,很富情节性、装饰性、趣味性,并色彩鲜艳强烈。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近20年来,年画日益作为一种通俗而普及的艺术形式被保留下来,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它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因而很受人们吉闻乐见。年画彩用新的印制技术后,发行量极大,是至今为止数量最多的出版物之一,也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画种。

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使得许多画界学子学习和引进西方艺术,涌现出徐悲鸿、林凤眠等一批融合中西绘画的伟大画家。徐悲鸿吸收西方艺术中重视人体解剖、造型精确的特点,用以对中国画人物形象的刻画。他将西方绘画中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流派艺术的精髓及要义与中国画有机地融合起来。在《画苑序》中,他总结的"新七法",既是自己艺术实践的总结,也是对现实主义美术理论研究的成果。徐悲鸿对中国美术教育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林风眠虽然也是融合中西画法的艺术大师,然而,他笔下的中国画和传统中国画有很大距离,表现形式很大程度属"西方化"。但林风眠作品在总体上传达了浓重的中国画韵味,空灵、含蓄、蕴籍而富有诗意。 齐白石是继海派画家之后将传统中国画推上一个新高峰的绘画大师。他对诗文、书画、篆刻都有很深的造诣。他成功地将民间艺术情趣融入文人画中,不仅扩展了文人画的表现题材,同时更新了文人画的艺术境界,开创了具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的写意花鸟画的新篇章。他的作品洋溢着健康、快乐、恢谐、倔强、自足和蓬勃的生命力。

黄宾虹是中国近百年来山水画的代表,艺术特征可用"浑厚华兹"来概括。黄宾虹作品"黑蒙蒙"的特点是因为他在晚年发现了夜山的"雄奇、黑密、沉静",这也是一种境界与美学价值的发现。

20世纪中叶,山水画家纷纷崛起。江西省的钱岩松、傅抱石、魏紫熙;广西省的黎雄才、关山月;上海市的贺天健;西安市的赵望云、石鲁;浙江省的陆俨少等活跃于画坛;另外,晚年定居在中国台湾的张大千在山水画方面也很有水平。

在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李可染。李可染将西方绘画中表现光影的方法成功地融入到山水画的创作之中,但仍不失传统中国画特征。 2O世纪兴起的现代中国人物画,广泛吸收西方美术技巧,表现新的时代生活,在50年代成就就很突出。黄胄是其中很有创新精神的杰出的人物画家,黄胄既重视中国绘画的优良传统,又力求造型的准确。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笔下的景象,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油画是明代、清代之交从西方传入中国的画种。到20世纪初,李叔同、李铁夫、陈抱一、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画坛学子纷纷出国学习,并将欧洲油画技法引入中国。当时活跃于在油画坛上的还有颜文梁、常书鸿、吕斯百和潘玉良等。

20世纪50年代以后,油画进入以历史题材为主的创作时期,其中,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最突出。2O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油画同中国美术的创作一样,发生了重大转变。其中以《父亲》、《西藏组画》等一批具有现实主义特色的油画影响最大。80年代中后期的油画作品出现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俗,新尚谊的《瞿秋白》、《歌唱家肖扬》;杨飞云的《北方姑娘》;何大桥的《静物》等在肖像和风景油画上显示了古典主义风格和写实油画细腻、深入的特点。这期间还有刘德润、李燕的《沂蒙娃》;王玉琦的《腊月》;高天雄的《老乡》和费正的《包饺子》等写实手法描绘乡土风情的作品。有姚仲华的《啊,土地》;官其格的《高原红色》等表现主义的作品;有苏笔柏的《大娘家》;周思聪的《正午》等简括写意手法的作品;<